按照PPP項目庫“能進能出”原則,近日,財政部PPP中心公布了7月份地方主動退出管理庫的90個PPP項目名單,這些項目不再采用PPP模式實施和管理,財政部門也不得再按PPP政策和制度違規安排支出。
為了規范PPP項目發展,2017年11月開始,財政部掀起一場集中清理PPP項目的“風暴”,對不符合規范的假PPP項目進行集中清退。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PPP項目管理庫共清退項目2557個、涉及投資額3萬億元。今年1~7月退庫項目392個。
PPP項目庫有出有進。截至今年7月底,財政部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入庫PPP項目總計9087個,入庫項目金額13.68萬億元。其中截至6月底,累計開工PPP項目3446個,投資額5.1萬億元。
擬投資約2億元的浙江蒼南縣巴曹污水處理廠PPP項目是此次90個退庫項目之一,項目聯系人林先生介紹稱,退庫主要原因是用地批不下來。
此外,還有一些項目因規劃問題不能落地;前期論證不夠充分,社會資本不愿介入等原因清理出庫。
河南省財政廳一位人士表示,這些都是地方主動申請的退庫項目,跟地方發展規劃有關。而且退庫的項目基本都是沒有落地的PPP項目。
據了解,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史莊引黃調蓄工程及配套工程PPP項目被清退出庫,原因就是沒有落地,要為當地新項目騰挪空間。當地打算做一個打包道路、景觀、綠化、市政管網等的基礎設施PPP項目。
由于不少PPP項目需要政府以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形式出錢,為了控制財政風險,財政部設立了一條紅線,即每一年度當地全部PPP項目需要從預算中安排的支出責任,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應當不超過10%。這就給地方做PPP項目設立了一個天花板。
今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對地方財政收入沖擊較大,不少中西部地方財政收入下滑。對于投資動輒上億甚至幾十億的PPP項目來說,地方能做的PPP項目數量并不多,一些遲遲不能落地的PPP因此被踢出項目庫,為能落地更急需做的PPP項目騰出空間。
財政部此前也發文明確,那些入庫之日起一年內無任何實質性進展的,尚未進入采購階段但所屬本級政府當前及以后年度財政承受能力已超過10%上限的PPP項目,不宜繼續采用PPP模式,應當清理出庫。
除此之外,一些不符合規范運作要求的PPP項目也會被清退出庫。比如,違反相關法律和政策規定,未按時足額繳納項目資本金、以債務性資金充當資本金或由第三方代持社會資本方股份的PPP項目。
還有一類退庫項目,是因為構成了違法違規舉債擔保。一些政府向社會資本承諾固定收益回報的PPP項目,或者政府或政府指定機構回購社會資本投資本金或兜底本金損失的PPP項目,都會被要求退庫。
前述PPP人士表示,目前退庫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方會按照簽署項目合同中解除的具體條款來執行。